看一場心儀的演出,酣暢淋漓地叫好鼓掌,這是曲藝觀眾、戲曲粉絲過二月二最痛快的方式。
來著了——
曲藝迷掌聲 給硬核的演員和節(jié)目
“來著了!”回蕩在中國大戲院內這句叫好聲,是現(xiàn)場滿坑滿谷的觀眾的集體心聲——昨天下午的二月二“說唱津門 靈蛇獻瑞龍?zhí)ь^”天津市曲藝團京韻大鼓專場,從觀眾到演員可以用“過癮”來形容。
“久違的京韻專場,這才是咱們曲藝觀眾的二月二。”從小就好聽鼓曲的王大爺已年過七旬,昨天是帶著全家來看演出。
來自北京的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種玉杰接受采訪時表示,天津觀眾對于演員表演的反饋,甚至可以影響藝術探索。“別說在廣州,就是在非洲我也要趕回來。”北京的演員付薔是從廣州飛到天津,這一句話讓現(xiàn)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。
節(jié)目也硬核。鮮見于舞臺的白派《金定罵城》與駱派的《白妞說書》,自一報幕就引動叫好聲。“《金定罵城》最早就是白派創(chuàng)始人白云鵬首唱作品。”演員時唯介紹,是根據(jù)白派傳人閻秋霞老師的錄音、趙學義老師的演唱、王莉老師的指點,精心排演在二月二專場上推出的。來自北京的李想,這次是回娘家。作為天津人,她小時候曾和駱玉笙大師一起演出,后來拜入駱派第二代大弟子陸倚琴門下,《白妞說書》即師父的代表作,頭一句“妙曲輕音何處尋”余音未落,觀眾席已爆出一個“像”字。
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觀眾席中有很多年輕的面孔。京韻大鼓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,不斷涌現(xiàn)優(yōu)秀青年演員傳承者,在天津,從小浸潤在傳統(tǒng)藝術中的小曲迷,與通過文藝展演、非遺宣傳入迷的新粉絲,漸漸會聚成新觀眾群體。二月二龍?zhí)ь^寓意的欣欣向榮,也正在他們身上凸顯曲藝的未來。
就等你了——
粉絲看大戲 等角兒出場喊一嗓子
從下午的中國大戲院趕場到晚間的天津中華劇院,作為戲迷的郭先生,等郭德綱扮演的施世綸一出場,就暢快地喊了一句:“就等你了!”
這場由郭德綱、陶陽領銜的南派經(jīng)典劇目《施公案》,也拉開了麒麟劇社正式開箱的序幕。當天的觀眾中,很多都是德云社、麒麟劇社的粉絲,這出以老生為主角的《施公案》,也延續(xù)了“郭版”戲曲全梁上壩的風格,全面展現(xiàn)中國戲曲唱念做打的藝術表現(xiàn)。
本報記者 單煒煒 攝影 本報記者 姚文生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發(fā)表,未經(jīng)許可,不得轉載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olromo.com/wenyuxinwen/217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