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在單縣,單縣山東梆子劇團家喻戶曉,足跡踏遍魯蘇豫皖結合部及晉冀交界城鄉(xiāng),唱響“豫劇窩里”,尤其聞名豫北。
2016年,單縣豫劇團改為單縣山東梆子劇團(地方戲曲研究保護中心),曾經單純的創(chuàng)作演出單位升格為地方戲研究保護機構,主要從事魯西南地方戲的研究保護和地方戲創(chuàng)作演出。
單縣山東梆子劇團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“四班劇社”演變而來,老一輩藝術家們傾力配合全國解放事業(yè),推出《花木蘭》《斗地主》《送子參軍》等劇目,享譽紅色湖西大地。
20世紀80年代末,隨著市場經濟開放搞活,多元化文化媒體進入尋常百姓家,地方戲曲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,單縣豫劇團舉步維艱。
單縣政府把劇團作為文化名片和藝術品牌倍加呵護,每年撥出??顬閯F更新設備、排演新劇目。劉翠芳、朱來勁、孫紅霞等6名演員先后拜師虎美玲、王希玲、張寶英等豫劇表演藝術家,頗受真?zhèn)?,學有長進,成為劇團的臺柱子,并相繼涌現出宋秀敏、魏留寶、謝寅玲等一大批優(yōu)秀演員。
1995年7月開始,劇團實行團長聘任制,相繼導演、排演、參演了《大祭莊》《花木蘭》《跑汴京》等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劇目,使劇團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。
改制后的單縣山東梆子劇團(地方戲曲研究保護中心)致力于地方特色文化、戲曲藝術的研究、創(chuàng)作和培育、傳承,主要演出40余部保留曲目及十幾部現代劇目,以出身單縣的大漢高后呂雉為原型創(chuàng)作的歷史劇山東梆子《大漢英后》,被確定為2014年度《山東地方戲與京劇保護扶持工程》重點劇目。
1996年在全區(qū)新劇目展演中,《女鄉(xiāng)官》一舉奪得編、導、演、舞、美等8個一等獎,是年應邀赴中央電視臺錄制折子戲《打胡林》,并在《九州戲苑》欄目中播放;1998年山東省第二屆戲曲邀請賽、2004年菏澤市第二屆戲曲節(jié),劉翠芳分別主演的《大祭莊》《天下第一湯》均獲表演一等獎;2003年度全國“國花杯”青年演員戲曲大賽,劉翠芳榮獲“十佳閨門旦金獎”;全國第六屆“香玉杯”戲曲大賽,劉翠芳成功塑造的穆桂英、花木蘭角色奪得藝術大獎。
一直以來,單縣山東梆子劇團(地方戲曲研究保護中心)每年送戲下鄉(xiāng)400多場次,成為菏澤市最具表演實力的優(yōu)秀地方戲曲單位之一。
文/圖 通訊員 劉厚珉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發(fā)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olromo.com/shendubaodao/3799.html